中泰国际:短期科技股或中概股可能有空仓回补带动的反弹
3月25日,中泰中概下跌541点或2.5%,国际股或股收报21,短期带动的反弹404点。科技空仓恒生科指下跌4.98%,回补收报4379点。中泰中概大市成交金额为1,国际股或股475多亿港元,短期带动的反弹港股通净流出32.5亿港元。科技空仓香港疫情持续缓和,回补香港政府亦宣布将分阶段恢复公共服务,中泰中概憧憬香港经济活动快速恢复,国际股或股本地概念股如地产、短期带动的反弹REIT、科技空仓零售、回补公用事业继续获资金关注。路透社指出美国PCAOD与中方达成会计监管最终协议为时尚早,指出须全面检查相关审计文件,是造成科技指数跌幅扩大的主因。如我们指出国务院金融委的声明有助纾缓近期投资者过度悲观的情绪,短期科技股或中概股可能有空仓回补带动的反弹,如果美方短期未有积极的信号,科技股的反弹将缺乏可持续性。中期科技股还是要继续面对盈利预测下调的压力,预计海外投资者仍然会对中概股给予更高的风险溢价直至中美双方达成共识。
随着大宗商品及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企,市场再度上调美联储加息预期。根据CME利率期货数据,交易员预期今年美联储将加息至2.39%,余下六次会议共加息8.17次。美债波动率指数(MOVE INDEX)上周急涨,美10年期债息上涨至2.47%,过去一个月债息上升速度是2016年11月以来最急速,而10年期通胀平衡点已上升至2.943%,再创出十年新高。隐含债市非常不稳定,亦预示新兴市场股市包括港股有二次探底的机会。
我们观察到在全球金融条件收紧,美联储缩表预期下,资金有回流美国迹象。年内美元指数上升2.78%;日元大幅转弱,美元兑日元上升至122.14的六年新高;港汇低见7.8287水平;美股标普500指数距离历史高点仅6.1%,是本轮俄乌冲突恶化以来最强势的主要股指。根据彭博数据,过去一个月流入美国市场ETF的资金达到682.9亿美元,同期香港主题ETF净流入56.4亿美元,而中国主题ETF则录得1.78亿美元净流出。港股的股权风险溢价基本上面修复至历史均值水平左右,上周港股通全周净流入大幅缩减至26.5亿港元,南下资金近期仍以区间交易为主,暂未有可持续性的净流入,但此前无差别卖压出清后预料港股需要时间反复磨底造底。当前政策底已经出现,但疫情影响及原材料价格急涨可能会对部分可选消费、制造业等行业带来盈利下修压力,如恒生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的每股盈利预测在过去一个已被下调2.9%及1.2%。港股在缺乏增量资金及基本面疲弱的环境下,行情以分化为主,预料煤炭、油气开采、国营电讯营运商、新能源赛道、国际金融股、本地概念股会相对强势。
(责任编辑:综合)
- 11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均维持不变
- 贵州茅台回应机构持股比例剧降质疑:情况不实
- 宝钢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94.64亿元 同比下降56.2%
- 叫了个炸鸡、正新鸡排、阿田大虾等19家餐企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查处
- 上海发力打造全球生物医药高地,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
- 《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11月1日起施行
- 珠海万达商管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在管面积6008万平方米
- 清华大学教授领衔国际团队发布报告:新兴经济体将成碳排放主力军
- “无人”在即!北京自动驾驶开启“前排无人”测试时代
- 湖北恩施:对出售现有住房并重新购房的纳税人可享退税优惠
- 外媒称美方正试图安排美中领导人G20峰会期间会晤,外交部回应
- 科技部:到2025年全国技术交易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万亿元
- 挪威将开发新气田 以保持向欧洲供应天然气
- 八大博客看后市:低位穿头破脚小阴 双底基本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