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光伏宣布吴江产线全面使用130μm硅片 行业以薄片化推动降本
本报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陈 潇
硅片薄片化进程正在加快,金刚1月10日,光伏硅片宣布,宣布行业吴江产线已全面使用130μm厚度硅片进行量产。吴江未来公司将继续导入110μm,产线100μm厚度硅片,全面加速推进高效微晶异质结电池(HJT)的使用薄片化。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就此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薄片本硅片薄片化和大尺寸化是化推行业趋势,可以有效降低非硅成本,动降但这一进程可能影响企业生产良率,金刚还可能影响硅片与下游电池、光伏硅片组件环节的宣布行业匹配。“不过,吴江目前来看,产线130μm产品的良率不错。”
薄片化是光伏降本手段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金刚光伏成立于1994年,原名为金刚玻璃,此前主要专注各类高科技特种玻璃及系统研发、设计、生产,产品包括用防火幕墙、建筑玻璃等。
2021年6月份,金刚玻璃官宣进军光伏产业,以全资子公司吴江金刚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投资建设1.2GW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2022年10月10日,金刚玻璃全称由“甘肃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甘肃金刚光伏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由“金刚玻璃”变更为“金刚光伏”。
据金刚光伏公告,目前公司吴江1.2GW项目有两条单面微晶异质结电池产线,此外酒泉4.8GW项目已启动一期项目建设,首批双面微晶异质结电池片产线已进场安装。
作为下一代高效电池技术的主流选择之一,异质结电池成本较高,硅片薄片化是降本手段之一,但考虑到良率,依然有较少企业在2022年采用150μm以下厚度硅片。
电池新能源团队曾表示,硅片薄片化为HJT电池降本的重要路径之一,在硅料产能持续投放的背景下,硅片厚度每下降10μm,HJT硅片成本有望下降约4%。硅片减薄将直接推动HJT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因此硅片薄片化动力依然充足。
多家企业积极推进薄片化
除金刚光伏外,设备厂商近日也发布公告,宣布持续推进异质结电池薄片化。
1月4日,高测股份公告称与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在N型异质结超薄半片切片领域——截、开、磨、切装备及金刚线等方面的合作。合作期内,高测股份将方棒加工成合格的100μm厚度及更薄厚度的N型异质结半片超薄硅片向东方日升销售。此外,高测股份于2022年8月份在行业实现了首发80μm超薄硅片。
据了解,另一硅片巨头HJT硅片量产片在2022年也已经由150μm切换至130μm,同时还在进行120μm及以下超薄硅片的开发。
预计,随着硅片厚度从150μm降至120μm,以及其他成本降低,2023年HJT电池成本有望与PERC打平。
“我认为今年130μm有望成为主流,但120μm会有一定难度。”祁海珅谨慎表示,但即便硅片薄片化进展顺利,异质结电池、组件成为主流产品或许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因为降本必须打通包括硅片、电池片、组件所有制造环节;而硅片薄片化也需要工艺人员及相关设备厂家协作努力。”
(责任编辑:休闲)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11月22日回购2857万股H股及1240.2万股A股
- 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威马欠薪,知情人士称经销模式与急于IPO或成威马告急重要原因
- 想让全世界埋单?日本信用已经破产
- 贪腐频现!多位省联社“一把手”落马,农信系统反腐持续推进
- 民政部: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并扩大试点范围
- 国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
- 市占率不到千分之二,斯柯达在华面临“去留决”
- FOF潮流乍现!\
- 11月房贷利率继续下跌,103个重点城市首套房贷利率为4.09%
- 南京跟进,超20省市公积金可用于首付,各地执行空间有多大?
- 经营有活力发展有韧性 沪市民企借力资本焕生机
- 多次跨界折戟的园城黄金拟进军锂电行业 交易所火速问询是否具有相应人员和技术储备
- 王一博撑不起一家上市公司?乐华娱乐港股遇冷,招股期满后暂停IPO
- 招商证券:上调海底捞评级至“强烈推荐” 目标价25.5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