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乘用车CEO忧心“欧洲去工业化”:过时政策拖累新兴产业投资
大众乘用车公司的大众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舍费尔周一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短文,字里行间不仅对欧洲制造业的乘用车C产业竞争力表达了担忧,同时直接炮轰欧盟的忧心业化产业政策“拖后腿”。
(来源:社交媒体)舍费尔表示,欧洲过去几天里他一直在思索有关欧洲和德国竞争力的去工问题,作为一系列制造业品牌的政策高管,他对现状深感忧虑。拖累投资相较于世界其他区域,新兴欧洲和德国正在迅速失去吸引力和竞争力。大众其中涉及的乘用车C产业因素也有很多,最突出的忧心业化一项就是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如果不能快速、欧洲可靠地控制能源价格,去工那么一系列能源密集型产业或电池厂的政策投资将没有可行性,这个领域的拖累投资价值创造也将转移至别的区域。
按照大众此前的规划,将在2030年前建设并投产6家坐落于欧洲的电池厂,支持公司的电动化转型目标。其中位于德国的电池工厂已经在今年7月破土动工。另外在今年9月,大众也与优美科签订合资协议,共同推进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
除了老生常谈的能源问题外,舍费尔还特意拿美国总统拜登举例,明确表示对欧盟产业政策的不满。
他在短文中写道:“令我感到震惊的是,欧盟的政策框架并没有很好地适应目前正在进行中的行业转型。美国通过《缩减通胀法案》给投资设厂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补贴。而在欧盟这一边仍在坚持过时和官僚的国家援助限制。”
欧洲电动车电池厂Northvolt的首席执行官彼得·卡尔松曾对媒体举例称,同样建设一个电池厂,公司在美国能拿到等价于8亿欧元的补贴,大致为德国政府给的4倍。叠加美国更便宜的能源价格,使得Northvolt考虑暂停在德国北部建厂的计划,将拓展美国业务置于更高的优先级。
舍费尔指名道姓地批评道,上周德国和法国的经济部长同意就工业政策加强合作,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但联合声明在关键领域存在不足,也没有解决设想中的优先事项。
目前欧盟的官员们正在就能源限价和对美贸易政策展开磋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存在嫌隙。以欧美贸易冲突为例,虽然整个欧盟都对美国《通胀缩减法案》中全力扶植本土制造业的政策感到不满,但在应对政策方面,法国倾向于推出欧盟版的“买欧洲货政策”,而德国则寄希望于美国修改部分政策,满足欧洲制造业的部分需求。
舍费尔在短文最后表示,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欧盟迫切需要新的工具来避免去工业化,并保持对未来技术和就业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知识)
- 新加坡10月核心通胀率八个月来首次回落
- 中天策略:6月8日市场分析
- 券商基金托管江湖“暗战”:中小券商入围抢牌照,托管排名悄然生变,机构业务正成行业竞争胜负手
- 奔驰全球召回近100万辆汽车
- 瑞幸咖啡Q3财报:净新开门店651家 营业利润率15.0% 首次突破双位数
- 中粮跟踪:端午假期伦敦金先涨后跌 整体几近持平
- 朝鲜“示威”后,韩美也发了8枚地对地导弹
- 收藏品公司诈骗120余位老人400余万元,这俩套路勿轻信
- 欧洲气价短线拉涨!俄气警告:将限制途径乌克兰的天然气运输
- IBM宣布退出俄罗斯市场 已暂停在俄所有业务
-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布关于“假阳性”、检测机构收费、检测结果造假等问题的说明和提醒
- 实控人、董事长王继平被留置调查 诚迈科技:尚未知悉调查进展及结论
-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主任陈映东:继续坚持普惠、长期、稳健的原则 深化商业养老金融改革创新
- 快讯:沪指站上3200点创指涨超2% 锂电板块涨幅居前